江蘇淮安水網密布、水系發(fā)達,是一座“漂浮在水上的城市”。2025年汛期,該市接連遭遇多輪強降雨侵襲,但城市未現(xiàn)大面積內澇,農田灌溉有序推進,河湖安瀾如磐。這份“穩(wěn)”的背后,是淮安秉持項目為王的理念,水利建設高位運行,構建起防洪、排澇、灌溉、生態(tài)四位一體的現(xiàn)代水網體系,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fā)展筑牢了“水安全”基石。
劉志鈞 攝
重大工程筑基:從“百年一遇”到“三百年一遇”的跨越
機械轟鳴、車輛穿梭……金秋時節(jié),在京杭大運河與淮河入海水道交匯處,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的關鍵節(jié)點工程——淮安樞紐水上立交擴建工程施工正酣。通過挖寬泓道、培高堤防、新增30孔地涵,淮安樞紐行洪能力從2270立方米/秒提至7000立方米/秒,建成后將成為世界最大的水上立交工程。
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是淮河流域防洪工程體系的標志性、戰(zhàn)略性工程,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江蘇投資最大的水利工程。工程自2022年7月30日開工以來,建設者們戰(zhàn)高溫、斗嚴寒,搶工期、抓建設,用汗水和奉獻穩(wěn)步推進項目建設。建成后,將進一步完善淮河流域洪水排泄入海通道,使洪澤湖的防洪標準由目前的百年一遇大幅提高至三百年一遇。
除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外,淮安還全力推進淮河入海水道二期、洪澤湖周邊滯洪區(qū)、蘇北灌溉總渠堤防加固等重點工程建設。其中,蘇北灌溉總渠堤防加固工程已完工驗收。淮干浮山以下段行洪區(qū)調整建設工程可研已報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審批,預計年內開工。
“筑世紀工程、?;春影矠憽?,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先導段堤壩上的醒目大字在耀眼的陽光下熠熠生輝?;窗玻蚧春佣妹?,取“淮水安瀾、淮水永安”之意。 隨著一項項水利工程在這片蘇北平原崛起,實力守護淮河安瀾。
管偉法 攝
城市防洪排澇:從“被動應對”到“主動防控”的升級
“以前暴雨后得等大半天積水才退,現(xiàn)在雨停一會兒,路面上就沒水了?!被叵肫饎倓傔^去的夏天,家住清江浦區(qū)璟和名城的王大爺感慨道。
“不淹不澇”城市建設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事關經濟發(fā)展和社會穩(wěn)定大局。近年來,淮安把“不淹不澇”城市建設作為重要民生實事來抓,加快排澇河道治理、泵站建設、易澇點整治等防汛排澇工程建設,全力破解城市外排不暢和內澇積澇頑疾。
“‘不淹不澇’城市建設和防汛抗旱作為水安全保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水利部門的第一要務?!被窗彩兴窒嚓P負責人表示,該局牽頭建設了經開區(qū)山陽泵站擴建、淮安區(qū)經二路泵站建設等15個項目,展開了一場場與時間的賽跑。經過建設者180個日夜的辛勤付出和不懈努力,經開區(qū)山陽泵站擴建項目主體于去年6月底完工,將附近區(qū)域排澇標準提高至30年一遇。在今年8月26日的暴雨中,設計流量為每秒5立方米的淮安區(qū)經二路泵站,4臺機組“火力全開”,將周邊片區(qū)河道水位迅速降至汛限水位以下。
據了解,2024—2025年,淮安投資16.82億元實施的35個“不淹不澇”城市工程項目,在今年主汛期前均已具備排澇能力并發(fā)揮效益。
趙啟瑞 攝
民生水利潤澤:從“保安全”到“促發(fā)展”的拓展
今夏,淮安持續(xù)晴熱少雨。然而,盱眙縣官灘鎮(zhèn)侍澗村的種田大戶們卻一點不愁。因為,在新改造的盱眙官灘電灌站機組“催動”下,淮河水沿官灘干渠奔流而下,為水稻生長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去冬今春,淮安全力提速在建清水壩、運西、臨湖、官灘、官塘等灌區(qū)改造項目及盱眙東灌區(qū)一級站更新改造建設進度,改造水源泵站3座,襯砌輸配水渠道55條107.4公里,夏灌前全部投入使用?;窗泊蟮厣?,一個個引水渡槽跨越南北、互濟東西;一條條輸水灌渠四通八達,滋養(yǎng)沃野,為確保糧食安全、促進經濟發(fā)展發(fā)揮了巨大作用。
城市供水作為維系城市正常功能的重要基礎設施,是城市安全運行的“生命線”。今年以來,淮安持續(xù)聚焦重點區(qū)域供水條件改善,加速建設金湖縣增壓泵站工程、盱眙水廠工程、漣水水廠工程、清江浦區(qū)城南水廠擴建工程、淮安區(qū)小型引調水工程等5個農村供水保障工程,計劃更新改造管網102千米,推動形成“雙源互補、互聯(lián)互通”的供水格局。
河湖是城市的血脈,更是生態(tài)的底色。淮安加大幸福河湖建設力度,開展2025年49條(個)幸福河湖建設,推動城市建成區(qū)河湖今年基本建成幸福河湖。
從世界最大的“水立交”到田間地頭的灌溉泵站,從城市地下的排水管網到鄉(xiāng)村河道的生態(tài)治理,淮安正以水利工程建設為筆,精心打造“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安瀾畫卷。
記者 劉權
通訊員 李睿
編輯 童淮玉
責編 白留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