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匯點訊 “親愛的好心人:您好!我是一個10歲小女孩,正在等待造血干細胞移植……您就像故事里的超級英雄,給了我新的希望?!?0月21日上午,宿遷市泗陽縣的醫(yī)生薛建中小心翼翼地珍藏起一封稚嫩筆跡寫就的感謝信。信的開頭寫著“親愛的好心人”,落款是“感謝您的小女孩”。

這封信,揭開了一場等待了12年的生命救援。信紙上認真寫下的每一句話,都讓他百感交集。這背后,是一個他準備了12年的承諾。
2013年,薛建中報名加入了中華骨髓庫,留下了一份血樣。對他而言,這只是一個簡單的善舉,一個隨時待命的承諾。此后的12年間,生活一如往常,這個“生命之約”似乎也漸漸沉睡。
直到不久前,一通來自紅十字會的電話,將這個沉睡了12年的承諾喚醒——他的造血干細胞與一名10歲的血液病小女孩配型成功。
“我愿意!”沒有任何猶豫,薛建中當即決定履行當年的諾言。

然而,這個決定對于他的家庭來說,卻需要一份格外的勇氣。妻子徐娟坦言,起初她非常擔心丈夫的身體,“他是我最親的人,我怕捐獻會傷害他?!睘榱舜蛳拮拥念檻],薛建中和她一起查閱資料,咨詢專業(yè)人士。當了解到如今的捐獻技術科學且安全后,徐娟的擔憂化為了支持:“遠方的那個孩子需要他,我支持他?!?/p>
在家人的支持下,薛建中第一時間奔赴南京。經(jīng)過幾天的準備和4個多小時的采集,220毫升承載著生命希望的造血干細胞混懸液從他體內(nèi)分離出來,被第一時間送往無菌倉,注入了那名10歲女孩的體內(nèi),完成了這場跨越時空的生命接力。
“本來覺得,這次捐獻圓滿完成,已經(jīng)是很好的結果了,沒想到,素昧謀面的孩子,給我送來了一份驚喜?!?0月21日上午,薛建中展示了手中的一封來自小女孩的親筆信,高興地說。信中,這個女孩寫道:“我生病很久了,每個月都要去醫(yī)院打針、輸血。但是我一直很勇敢,因為我知道世界有像您這樣的好心人在關心著我?!?/p>

這封信,讓薛建中覺得一切的付出都無比值得。信的結尾,小女孩寫下了自己的心愿:“長大后,我也要像您一樣,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把這份愛心傳遞下去。您永遠是我心中的英雄!”
12年的等待,換來一個10歲女孩的重生和一份愛的承諾?!澳転橐粋€生命垂危的孩子帶來希望,心情很激動。”薛建中在回顧這段經(jīng)歷時說,“我想用我的親身經(jīng)歷告訴大家,捐獻造血干細胞是科學、安全的,希望更多人能加入進來,為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奉獻一份力量?!?/p>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孫旭暉 通訊員 王朝輝 云娟 倪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