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初夏開賽到深秋收官,176個日日夜夜,85場比賽。“蘇超”點燃了無數(shù)人對足球的熱愛,引發(fā)了億萬級球迷的參與,帶動江蘇全域多場景消費?!疤K超”更加緊密地鏈接人與人、人與城、城與城,以強大的“吸睛效應”和“吸金能力”,展現(xiàn)人文經(jīng)濟學的實踐偉力。始于足球、興于文化、惠及發(fā)展,江蘇以“走在前、做示范”的使命擔當,將一粒小小的足球“踢”出了一片大大的天地?!督K新時空》推出“蘇超”特別報道《頂流》,帶您穿透賽場的吶喊與歡呼,探尋“蘇超”從本土賽事成長為全民熱潮的密碼,盤點燃情熱血的“蘇超”成功之路。
荔枝新聞中心記者畢然說:“這里是2025年江蘇省城市足球聯(lián)賽總決賽的現(xiàn)場。隨著終場哨聲的吹響,今年,這座‘蘇超’聯(lián)賽冠軍獎杯最終被泰州隊奪得。這座獎杯,每一道鋒芒都映照著江蘇十三座城市的星光。它不僅承載著運動員們揮灑的汗水,更鐫刻著江蘇人民對足球的熱愛?!?/p>
11月1日晚,南京奧體中心的歡呼聲穿透夜空,呼聲與淚水交織成這個深秋最熾熱的畫面。這場橫跨7個月的綠茵盛宴圓滿落下帷幕。
“蘇超”泰州隊球員范厚泰說:“對待每一個球全力以赴。你認真對待它,它一定會回饋于你正向的東西?!?/p>
“蘇超”最佳球員的肺腑之言,恰恰是“蘇超”何以成為“蘇超”的最佳注腳。516名參賽選手中,65%的參賽者是教師、學生、快遞員等草根群體,年齡跨度從16歲到40歲?!疤K超”不是“明星賽”,而是讓人人成為主角的舞臺。
“蘇超”連云港隊門將吳雨寶說:“我是一名守門員,也是一名消防員?!?/p>
“蘇超”鎮(zhèn)江隊隊員許俊杰說:“修空調是為了生活,但是足球是為了熱愛。”
“蘇超”揚州隊隊員胡志峰說:“從各行各業(yè)匯聚過來,我們既然穿上了戰(zhàn)袍,就要承擔起責任。”
“蘇超”不是職業(yè)賽,而是對人民群眾體育熱情的有力呼應。賽事采用“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社會協(xié)同”的創(chuàng)新模式,實現(xiàn)體育資源普惠共享,切實將全民健身理念落于實處——從首輪場均7745名觀眾到第五輪場均人數(shù)突破3萬人,再到后來場場爆滿,“蘇超”打開群眾足球的新方式正合人心。
江西球迷說:“有競爭,也有團結,有拼搏精神!”
泰州姜堰球迷說:“他們讓我們看到了草根足球的魅力!”
江蘇自媒體博主薛燦宏說:“因為踢球的是普通人,普通人和普通人容易產(chǎn)生共鳴,能夠共情?!?/p>
當下,人民群眾的幸福感不僅僅來自物質滿足,更在于精神文化需求的升級。“蘇超”以城市榮譽為核心塑造文化認同,以情緒共鳴構建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新范式,讓一場球“踢”進全省乃至全國人民的心坎。從“比賽第一,友誼第十四”的官方玩梗,到“楚漢之爭”“鹽水鴨vs水蜜桃”的民間造梗,“斗?!敝?,城市之間的對歌、家書,贏球時的溫情告白、輸球后的幽默自嘲,無不用輕快的“網(wǎng)感”表達傳遞出積極、開放、正能量的精神,引發(fā)情感共鳴。在這場全民參與的“文化潑水節(jié)”中,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體驗屬于自己的快樂。
江蘇省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祁智說:“‘蘇超’梗文化消除了賽場上的矛盾和沖突,將地方傳統(tǒng)文化資源和當代體育競技相結合,強化了江蘇不同城市文化的辨識度和特色性,也彰顯了不同城市的協(xié)同性?!?/p>
全民參與的“蘇超”,票價更親民。它帶來的幸福感,可以用爆棚來形容。
記者:“5元,我終于看到了,這是不是蘇超最低門票?”
球迷:“鎮(zhèn)江的客場票是1角?!?/p>
記者:“主隊是5元 客隊是1角?!?/p>
以南京文旅發(fā)布的“跟著賽事游南京”優(yōu)惠活動為例,有球迷測算,在“極限操作”下,如果憑“蘇超”比賽票根把南京優(yōu)惠景區(qū)都玩到,一張球賽票根總計可以享受1500元優(yōu)惠。
餐飲店工作人員:“我們這邊憑蘇超門票票根可以享受自助餐5折優(yōu)惠?!?/p>
住宿酒店工作人員:“蘇超球迷憑借票根享受免費升房。”
“蘇超”花式寵粉,絕招頻出。源于比賽的各種玩法,讓人目不暇接。有道是,場上友誼第十四,場下寵粉No.1!
而這親民的票價帶給球迷的賽事感受卻堪稱“國際級”?!疤K超”四分之一決賽徐州對陣泰州的比賽中,國際級裁判馬寧二度登場作為當值主裁判;“蘇超”第5輪和第13輪,蘇州主場比賽均被安排在了昆山奧體中心,這是江蘇省內唯一一座符合國際足聯(lián)A級標準的專業(yè)足球場;而在“蘇超”進入淘汰賽階段后,賽會組織方更是引入了視頻助力裁判系統(tǒng),為比賽公正公平增加了更專業(yè)的保障。
當《我和我的祖國》響徹整個球場時;當巨幅五星紅旗,一次又一次出現(xiàn)在賽場上時;當常規(guī)賽最后兩輪,六座城市同時開賽前,近20萬人同唱國歌時,“蘇超”的含金量已經(jīng)超越了足球比賽本身,它所凝聚的愛國熱情讓我們看到了“蘇超”的另一種美。
這就是“蘇超”,你怎能不愛的“蘇超”!
記者│江蘇廣電總臺荔枝新聞中心
畢然 龔俊杰 楊國
王健安 孫浩瀚 沈子涵
編輯│江蘇廣電總臺荔枝新聞中心
張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