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機勢頭已經銳不可當。十年前我們見證了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智能手機”面世,那個時候智能手機還是一個大塊頭,龐大的身軀和密密麻麻的按鍵似乎是人們給智能手機的一個定義。十年過來了,智能手機已經從無到有發(fā)展到今天的規(guī)模,智能產品已經影響了所有用戶的使用習慣。那么為什么物美價廉的功能手機開始逐漸退出歷史舞臺,而智能手機有為我們帶來了哪些新思路。
圖片說明
幾年前手機的營銷思路是非常經典的三個P。一是Product,有了好的產品才有銷售的資本,這個也是根本。第二個是Preload,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預置軟件,內置符合用戶習慣的第三方應用。而第三個才是Promotion促銷,在具備前兩點的條件下好的促銷才能最大化銷量。這是當年非常經典的功能手機銷售思路。
平臺化競爭要的就是人氣
那么智能手機將會帶來哪些改變呢?智能手機最大的好處就是加入了一個智能平臺,有了這個平臺我們可以輕松的安裝第三方應用程序。而第三方應用程序的火爆可以促進開發(fā)者的加入,最終形成一個廠商、開發(fā)者、用戶之間的一個生態(tài)鏈條。這個生態(tài)鏈條才是智能平臺的核心競爭力。
那么很多的用戶要問了,是不是原始系統(tǒng)提供廠商提供的服務就是必須的呢?比如送我們購買Android手機就一定要選擇Google的服務呢?實際上并不是這樣的,原則上來說Google推出Android系統(tǒng)實際上最長,體驗應該最好。不過實際上Android的產品面向全球各地,在本地化方面反而有所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