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度測試
由于之前HTC Sensation(G14)上發(fā)熱控制的不理想,使得大家對高通雙核手機持保留態(tài)度。但是,另一方面小米宣稱手機內部采用了多層石墨散熱結構,所以使得大家重新復習了“熱傳遞”的問題。石墨散熱的原理在于導熱快,并且利用石墨表面的毛細小孔進行大面積的散熱,但是有網友也質疑,如果石墨是一個附熱體,那么最終熱量憋在里面嗎?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小米也是會發(fā)熱的。
使用溫度測試槍進行測試
事實上,我們在拿到手機之后,也一直關注著手機溫度方面的表現(xiàn),不過只能說,小米手機的發(fā)熱量也并不十分低,畢竟還是最高頻的雙核手機,其主要熱點在機身后背“mi”標識的位置稍微偏左,這個區(qū)域是CPU和內存的位置。下面我們通過一些參數對比讓大家更好地了解小米手機的熱量散發(fā)情況:
發(fā)熱最高區(qū)域
(室溫:約31℃,沒有空調環(huán)境)
長時間待機mi字附近溫度:37℃,感覺良好
充電時mi字附近最高溫度:39℃,稍有點熱
連續(xù)看10分鐘左右高清視頻,mi字附近最高溫度:43℃,感覺比較熱
經過長時間跑分測試后,手機背面的溫度最高達到了50攝氏度,可能也跟廣州的天氣炎熱有關系吧。
(室溫:約26℃,空調環(huán)境)
待機溫度mi字附近:35℃,感覺良好
充電以及試玩10分鐘左右:約38℃,可以接受
由于小米手機的主要熱源在背面的中間部位,所以如果發(fā)熱的時候,手掌心是最靠近那里的,因此長時間打電話的時候感覺應該有點不舒服。不過,對比HTC Sensation的發(fā)熱量,最高溫度在45℃,相對來說小米的隔熱和散熱性能會稍微好一點,別忘了小米的主頻比Sensation還高,是1.5GHz的哦。
散熱問題
緊接著上面的長時間運轉,之后進入散熱測試環(huán)節(jié)。
由最高溫轉為待機后2分鐘、5分鐘、10分鐘靜默待機狀態(tài)溫度變化:42℃—>40℃—>37℃
這樣的表現(xiàn),其實跟普通的雙核手機差別不大。那么來說,小米石墨散熱到底有沒有起作用?或者說這種散熱方式在眾多的手機當中是否也有應用到只是沒有宣傳開來呢?還需要留待以后的分析。
開機時間
目前的小米手機仍沒有采用一個最終的系統(tǒng)版本,所以也沒有看到雙系統(tǒng)的東西。我們開機的過程跟其他Android手機一樣,觸動電源鍵之后靜默等它就是了。
開機時間:約25.9秒
重啟時間:約31.7秒
關機時間:約6.6秒
以上開機和重啟時間,是算進入到系統(tǒng)后加載完SD卡內容后的。關機時間則是等屏幕完全黑掉。從速度表現(xiàn)來看,還是優(yōu)化得比較好的。
小米M1 |
小米手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