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警官,有人在我們路口隨便停車,影響我們生意。”
“熊警官,我們樓上的又在半夜彈鋼琴了,你過來看看啊?!?/p>
熊飛換崗快半年了,可還是常接到以前轄區(qū)老街坊的求助。一番耐心引導后,熊飛告訴對方自己調(diào)了崗,從銅馬警務站調(diào)到了五星派出所,隨之,手機那頭傳來陣陣惋惜。
熊飛是所里出了名的“專家號”,專治“疑難雜癥”,那些棘手的矛盾、急難的求助,從群眾到同事,都愛找熊飛。
去年熊飛兩次跳河,救了人。那河水深的,一眼看不到底,為啥他敢跳,他有底氣。
熊飛曾服役于海軍陸戰(zhàn)隊某旅,參加過汶川抗震救災、海上大閱兵、國慶閱兵保障。從四五十度的南方叢林到零下五十幾度的冰寒之地,17年軍旅生涯,在他身上,硬是鍛造出了鋼筋鐵骨和一顆紅心。最長的一次渡海任務,熊飛和戰(zhàn)友足足在海里游了7個小時。
這,就是熊飛敢一躍而下的底氣。那次跳河,一不小心,還被《人民日報》給報道了。
都說,人怕出名豬怕壯。人這一出名,事就來了。
“我找熊警官,我是他朋友?!蹦翘欤~馬警務站來了位操著南方口音的男子。
朋友?也沒提前跟我說啊?熊飛一邊心里犯著嘀咕,一邊把電話打了回去。
“熊警官,我是從網(wǎng)上找到您,您可要幫幫我啊!”原來男子姓吳,是在網(wǎng)上搜索“鹽城 民警 靠譜”詞條后,看到了搜索頁最上面關(guān)于熊飛的報道,這不,就慕名掛了熊飛的“專家號”。
這是一個類似微短劇的故事。吳某一直在廣州打工,前不久刷抖音迷上了美女直播,在一口一聲的“榜一大哥”中,慢慢沉淪,飛機跑車嘉年華,一下子刷出了好幾年的積蓄,本想著能和美女主播奔現(xiàn),誰承想,郎有意來妾無情,成了一場泡影。吳大哥心里放不下,就追著美女主播到了鹽城。
說故事、拉家常、通情理、講法律,熊飛拉著雙方坐了下來,兩杯茶,一通理,最終雙方達成了協(xié)議。兩不相欠,各自天涯。
吳大哥回到廣州后,還給熊飛寄來了一面錦旗上面寫著,“和網(wǎng)上說的一樣,真的非??孔V”。
嘿,別說,“專家號”還真不是蓋的,熊飛調(diào)解矛盾,有自己的“秘方”,喜歡講政策、講道理、講人情冷暖、講社會現(xiàn)實,直到對方心服口服,冰山融化。
所長鄭相國也是一位老兵,看著熊飛由軍入警,由警入心,評價就一個詞“靠譜”。
“熊飛,熊飛,天辰府小區(qū)有個老人自行車丟了?!?/p>
“熊飛,有個醉酒的倒在路邊了,和我一起去一趟!”
“熊飛,熊飛,五星小區(qū),有個92歲老人找不著家了?!?/p>
“專家號”的熊飛,不僅“坐診”,還“出診”,還都是些“急診”,送老人、送醉漢、送精神病患者、找自行車……
“這些事雖小,看上去雞毛蒜皮,不從源頭處理好,一不小心,就可能變成‘疑難雜癥’。”熊飛說。
嘿,你別說,好像還真是這么個理兒。
撰 稿 | 王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