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的廣東汕頭體育中心,當江蘇女手連續(xù)第三次登上全運會最高領獎臺,這支從當初創(chuàng)新模式建隊起步并不斷進化至今的隊伍,以當之無愧的優(yōu)異戰(zhàn)績成為了國內(nèi)女子手球項目的絕對霸主。只不過,對于江蘇女子手球項目來說,未來的目標也早已越過國內(nèi)賽場,更期待以“江蘇力量”推動中國女手早日登上奧運舞臺。
“年輕一代會比我們更強”
本屆全運會女子手球項目,所有參賽隊伍幾乎都知道江蘇女手的參賽目標就是衛(wèi)冕。之所以江蘇女手能夠得到所有球隊的認可,除了隊伍自身強勁的實力,也與這支隊伍的自身成長緊密相連。
本世紀初成立的江蘇女手,起步于“省市聯(lián)辦”的創(chuàng)新模式。這一模式打破了地域與資源壁壘,整合省市優(yōu)勢搭建起了初期框架,逐步幫助江蘇手球嶄露頭角。此后升級而來的“省市校聯(lián)辦”則再次激活了項目發(fā)展的深層活力,構建起從基層到頂尖的人才梯隊,為隊伍輸送了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
來到眼前的這屆全運會,這種模式的成效,在江蘇女手“傳幫帶”的良性循環(huán)中尤為顯著。比如作為見證江蘇女手崛起的老將,江蘇女手運動員藍小玲就扮演著球隊傳承紐帶的角色。在球場上,她與喬如、李夢青、張海俠等老將,是球隊的“定海神針”,把控著隊伍的攻防節(jié)奏;在場下,她們也是這支隊伍的“主心骨”大師姐,不斷把戰(zhàn)術細節(jié)、比賽經(jīng)驗手把手教給年輕隊員。
“2017年首次參加全運會時,我滿腦子想的都是‘這個冠軍非我莫屬’,最終拼盡全力圓冠軍夢。2021年,患得患失的心態(tài)差點拖垮自己,還好團隊一起扛過難關。到了今年,這個三連冠,全靠妹妹們(年輕隊友)的沖勁,這支隊才能頂住壓力?!痹诮邮軗P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采訪時,(藍小玲動情地說?!懊妹脗儯贻p一代)條件比我們當年好太多,能更早接觸專業(yè)理念,這些會讓她們在未來比我們更強?!?/p>
事實上,在如今的江蘇女手隊內(nèi),除了功勛老將們依然在繼續(xù)發(fā)光發(fā)熱,像渠文娜、焦雅這樣的年輕一代,其實也正在成長為球隊的核心,成為幫助隊伍最終站上全運冠軍領獎臺的中堅力量。也正是這種“老隊員穩(wěn)軍心、年輕隊員沖活力”的搭配,讓這支年齡上“混搭”的江蘇女手即便面臨新老交替,也始終保持競爭力,成為了隊伍獲得三連冠最堅實的根基。
“希望中國手球盡早站上奧運舞臺”
在本屆全運會女子手球決賽現(xiàn)場,一條寫著“常州手球基地與全國同仁一道助力中國手球再創(chuàng)輝煌”的標語,格外引人關注?!斑@其實也是我的愿望。我期望中國手球能夠走出國門、沖出亞洲、走向世界,盡快盡早地站上奧運舞臺。”從藍小玲的話里不難聽出,作為國內(nèi)手球項目的頂級球隊的一員,江蘇手球人如今已將目光望向了曾經(jīng)遙不可及的世界舞臺。
“目前中國手球仍與世界頂尖水平有差距,而我們想做‘探路人’。”江蘇省手曲棒壘運動管理中心主任吳中琦告訴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為了做出探索和嘗試,江蘇于2024年在全國創(chuàng)新開啟了“送教上門”計劃。該計劃并非簡單引入外教,而是分階段邀請中國男手教練及匈牙利、埃及等國專家,為省隊和基層青訓“把脈”。
“要讓江蘇手球的教練員、運動員能夠從高水平外教的執(zhí)教方式、理念等多角度,學習到更多的先進訓練方法和理念,進一步幫助球隊的訓練與世界潮流接軌?!蓖ㄟ^吳中琦的介紹,記者了解到,江蘇的“送教上門”計劃甚至已不僅局限于省專業(yè)隊,更延伸至基層,正嘗試讓青少年從小接觸國際視角,從根源上提升潛在后備人才質(zhì)量。
在吳中琦看來,江蘇女手的三連冠是榮譽更是責任。“國內(nèi)對手會追趕我們,就像這屆全運會的上海、廣東,他們的發(fā)展速度就超出了很多人的預期。這種局面下,我們就必須走得更快、看得更遠。這需要我們隊伍要加速追趕世界潮流,也需要我們的后備人才實力不斷提升?!?/p>
從全運最高領獎臺到憧憬中的奧運賽場,江蘇女手的腳步不會停歇。江蘇手球用三連冠證明了實力,更以“敢為人先、勇?lián)姑钡木?,努力為中國手球走向世界提供推力?!拔覀儾粌H要做強江蘇隊,更想帶動中國手球整體加速,讓‘江蘇力量’幫中國女手站上奧運賽場,讓世界看見中國手球的成長?!眳侵戌f。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黃夕寅 實習生 余韻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