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當黑膠唱片機的指針劃過唱片,一段熟悉的旋律流淌而出。歌聲里帶著幾分外國人特有的語調,每個漢字卻咬得字正腔圓,這是由美國左翼歌唱家保羅·羅伯遜于20世紀40年代用中英文演唱的《義勇軍進行曲》。
2020年,愛國人士劉良模之孫劉新家中裝修時,收錄這首歌曲的原版唱片《Chee Lai》(意為《起來》)意外重現(xiàn)。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也是《義勇軍進行曲》發(fā)表90周年,在日本無條件投降日前夕,這本原版唱片首次向新華日報交匯點新聞公開。

這張唱片的封面上,一位中國小戰(zhàn)士佇立在陣地上,腰間佩有手榴彈,頭戴鋼盔,左下側則是幾位做出“頂好”手勢的中國小朋友,展現(xiàn)了特定歷史語境下的場景。
值得注意的是,該唱片封頁內不僅收錄了宋慶齡、劉良模和羅伯遜三人的題序,同時還附有歌曲的漢語音注與英文譯文。需要說明的是,這種題序的呈現(xiàn)方式,與目前國內一些紀念館所收藏的該物品的單獨題序冊頁,在形式上存在差異。
在題序中,宋慶齡表達了對這張唱片的期待:“愿我們的這些古老民間旋律和融匯東西方風格的新歌曲,能夠成為自由人民之間的另一紐帶?!眲⒘寄娬{:“音樂反映了人民的生活和精神,歌唱教會我們更好地生活,更好地戰(zhàn)斗!”羅伯遜本人則滿懷深情地寫道:“能夠演唱這首歌的英文版本,能夠歌唱一個戰(zhàn)斗的民族填了新詞的古老民歌,既是一種樂趣,也是一種榮幸?!?/p>
“祖父是一個非常有熱情、有想法的人?!痹趧⒘寄T幼〉纳虾J猩疥幝防戏坷?,上海財經(jīng)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劉新,向記者詳細展示了那本珍貴唱片,也將90年前那段鮮為人知的故事娓娓道來。
據(jù)劉新回憶,早在1934年,劉良模就發(fā)起了中國最早的群眾性歌詠運動?!八痰牡谝皇赘枋撬约簩懙摹毒戎袊?,30分鐘就能教會?!眲⑿抡f,歌詠隊伍由最初幾十人發(fā)展到數(shù)千人,呂驥、麥新、冼星海等音樂人也相繼加入,歌聲成為最廣泛的抗戰(zhàn)動員手段。
1936年6月,為呼應救國會成立,劉良模在上海南市公共體育場指揮逾千人合唱,甚至一度打動了前來制止的警察,現(xiàn)場一度與軍警同聲歌唱。

抗戰(zhàn)全面爆發(fā)后,歌詠活動逐漸受限。1940年,劉良模遠赴美國繼續(xù)抗戰(zhàn)動員工作。一次朋友聚會中,他表達了希望能讓美國民眾聽見中國抗戰(zhàn)之聲的愿望。朋友當即提議聯(lián)系著名黑人歌唱家保羅·羅伯遜。
兩人一見如故。劉新回憶:“祖父唱給他聽中國的抗戰(zhàn)歌曲,唱到《義勇軍進行曲》時,保羅·羅伯遜馬上說:‘這首歌好,你現(xiàn)在就教我?!贝撕?,保羅·羅伯遜在劉良模的注音指導下,學會了用中英文演唱這首中國戰(zhàn)歌,并在紐約露天劇場首度公開演唱。1941年,他與劉良模指揮的華僑青年歌唱團共同錄制了唱片,并命名為《Chee Lai》。
唱片共有三張,收錄了七首中文抗戰(zhàn)歌曲。其中,羅伯遜獨唱《義勇軍進行曲》《鳳陽花鼓》《大路歌》《到敵人后方去》四首,青年歌唱團則演唱了《鋤頭歌》《軍民合作》等三首歌曲。過程中,保羅·羅伯遜不僅首次嘗試以中英文交替演唱《義勇軍進行曲》,更參與歌詞英譯,并與原詞作者田漢溝通后進行適度改編,使其更便于國際傳播。

“保羅·羅伯遜是我們目前所知第一位公開用中文演唱《義勇軍進行曲》的外國歌手,”南京藝術學院音樂學院聲樂系副主任范真璇介紹道,“他的演唱不僅在美國,也在國際間引發(fā)了反響,這體現(xiàn)了音樂的功能性?!?/p>
隨著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這首戰(zhàn)歌也隨唱片傳播至東南亞。1944年,它成為印度德里電臺對華廣播的開場曲;1945年,在聯(lián)合國慶祝反法西斯勝利日的演出中,作為中國代表曲目響徹世界舞臺。
1949年,劉良模應邀參加第一屆政協(xié)會議,并與代表共同建議將《義勇軍進行曲》定為國歌。會上他發(fā)言說:“國歌不是寫出來的,是從人民的革命斗爭中生長出來的。《義勇軍進行曲》在世界上早已被熟知,這正是中國最合適的選擇。”
如今,90載風云已過,這首誕生于人民、傳唱于世界的旋律,依舊激蕩人心——這,是人民的合唱,是中國人民的聲音。
策劃:王曉映
編導:朱威 王瑞楓
文字:朱威 張潔茹
攝像:王瑞楓
剪輯:王瑞楓
配音:董雙
美編:鄭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