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晚報網9月18日訊(通訊員 朱潔 記者 萬凌云 姜天圣)三十多年的老鄰居,卻因院里日漸茂盛的樹木紅了臉。汪大爺在自家院墻內外種下的綠植,經年累月生長,樹枝越過圍墻,不僅遮擋了公共通道,還伸進了西邊武阿姨家的院子,屋里光線暗了,在公共通道行走也不方便。由此,還引發(fā)了一場官司。
18日,揚中法院介紹,其間武阿姨幾次上門商量,希望汪大爺能修剪樹枝,但汪大爺堅持認為:“我在自己家地里種樹,有什么錯?”雙方各執(zhí)一詞,矛盾越鬧越大,最終武阿姨憤而起訴,要求汪大爺清除延伸進自家院內的樹冠。
庭審中,通過雙方的陳述,再加上武阿姨提供的現(xiàn)場照片,事情其實已經很清楚。但承辦法官常紅沒有輕易下判決,看著兩位老人激動的模樣,她知道,一紙判決容易,但心結難解。
于是庭審一結束,她就跟著兩人一起去現(xiàn)場查看。到了便發(fā)現(xiàn),汪大爺種的樹確實已嚴重影響采光和公共通道的通行。
“樹木種在自家院里固然沒錯,但權利行使不能越過邊界,影響到他人啊?!背<t一邊指著越過圍墻的樹枝,一邊耐心向汪大爺解釋,“鄰里之間,和睦最珍貴?!?/p>
汪大爺年紀大了,起初情緒激動,與武阿姨在現(xiàn)場相互指責謾罵。常紅見此沒有放棄,轉而向村委會打聽,得知汪大爺的兒媳就在附近工作。于是常紅找到她,細細說明情況、釋清法理。兒媳明事理,答應一起幫忙溝通。
最終,在常紅、汪大爺兒媳的共同努力下,汪大爺點了點頭:“那我剪吧?!?/p>
當天下午,在汪大爺兒子、兒媳的協(xié)助和武阿姨的監(jiān)督下,延伸的樹枝被一一修剪整齊。陽光重新照進武阿姨的院落,公共道路也恢復了通暢。
見到汪大爺主動改正,子女也承諾會定期修剪,武阿姨舒展了眉頭,當場向法院撤回了起訴。
“辦案不是單純一判了之,更要修復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被厝サ穆飞?,常紅這樣想。鄰里之間難免磕磕絆絆,唯有將心比心、互諒互讓,才能化解分歧、守望相助。
這起糾紛的順利解決,不僅體現(xiàn)了法治的邊界意識,更延續(xù)了中華民族以和為貴的傳統(tǒng)美德。小小鄉(xiāng)村,裊裊炊煙,法治的溫度,正體現(xiàn)在這般凡人小事之中。
校對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