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歲的生命猝然定格在2023年12月14日。儀征市人民法院黨組副書記、常務副院長邊曉斌在執(zhí)行案件現(xiàn)場勘查任務時,因防護模板突然斷裂,從5米多高處跌落,經搶救無效殉職。7月25日,由江蘇省委宣傳部、省高級人民法院聯(lián)合主辦的江蘇“時代楷?!边厱员笸鞠冗M事跡發(fā)布活動在南京舉行。通過視頻短片、現(xiàn)場訪談與AI技術再現(xiàn)等形式,追憶儀征市人民法院原常務副院長邊曉斌扎根基層29載,用生命詮釋了新時代人民法官對黨的無限忠誠和對事業(yè)的執(zhí)著追求,贏得了人民群眾廣泛贊譽的感人事跡。
![]()
生命最后48小時:忠誠鑄就生命豐碑
邊曉斌生命的最后48小時,濃縮了他29年零5個月人民法官生涯的忠誠與擔當:
12月13日,他審閱修改述職報告、督辦案件信訪化解、研究干警培養(yǎng)方案、部署司法救助資金發(fā)放。14日上午,他剛成功調解一起租賃糾紛,便馬不停蹄趕往一處停工多年的工地勘查。就在向同事介紹情況時,意外發(fā)生,他的腳步永遠停在了這片工地的樓梯口。
數(shù)字無聲訴說著他的勤勉——僅這48小時,他處理了7個案件,行走了2萬步。同事們整理遺物時,47本密密麻麻的工作筆記靜靜訴說近三十載春秋的付出。在基層法庭工作的十余年間,他辦理的1005件案件實現(xiàn)了“零上訪、零投訴”。
跨越四千公里的心橋:實干擔當映照初心
邊曉斌的精神坐標,不僅深植儀征,更遠播天山。2016年,他毅然響應號召遠赴新疆新源縣法院援疆。短短一年,他留下了一座座無形的“心橋”。
面對牧區(qū)執(zhí)行難題,他創(chuàng)新提出“集中執(zhí)行”模式。當干警因被執(zhí)行人的馬匹逃跑、牧犬圍堵而狼狽返回時,他果斷決策:“集全局之力!”新機制立竿見影,首次集中執(zhí)行便成功處理9起案件,從此成為當?shù)胤ㄔ旱某B(tài)化機制。
在則克臺鎮(zhèn)活畜交易市場,他僅憑一個電話就盤活了村集體經濟。他建議:“算清攤位收益,公開招標!”承包費由此從每年不足6萬元躍升至220萬元。他推動建立的“專業(yè)法官會議”制度,如種子般在新源生根發(fā)芽,至今仍是年輕法官成長的搖籃。
新源法院干警們難忘他爭取20萬元援建資金的食堂。牧民哈斯鐵爾動情地說:“若是有來世,愿他變成那拉提的金蓮花——我們的馬鞭永遠為江蘇親人指路!”
“法官辦的是當事人的人生”:枝葉關情守護民心
“我們辦的不是案子,而是當事人的人生?!边厱员蟪R源烁嬲]同事。他深知法條之外,更需用心丈量民生冷暖。
2001年,面對大量幾元、幾十元的電話費糾紛小案,他并未簡單下判。泥濘鄉(xiāng)路上,他與書記員余雷深一腳淺一腳,挨家挨戶釋法說理?!袄习傩照J理,得有人蹲下來好好說?!庇嗬字两耠y忘夕陽中那個深一腳淺一腳的背影。
2008年,近500名工人因“臨時工轉派遣”的待遇問題與企業(yè)激烈對峙。邊曉斌帶隊逐戶勸導,更在五年后抓住《勞動合同法》修訂契機,最終促成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簽訂。調解成功日,工人們搶著與他握手,有人拉來一車鞭炮要慶祝,被他笑著勸阻,只留下一張珍貴的合影——照片里,工人們簇擁著他,笑容燦爛。
農民工老魏因工傷成植物人,家庭瀕臨絕境。邊曉斌不僅為其依法維權、追回賠償,還組織捐款助其子完成學業(yè)。由此,他推動建立農村“小五匠”意外傷害保險試點,惠及8萬余人。這份“儀征樣本”最終走向全國。
勇敢而溫暖的人:家風如燈照亮前行路
在家人心中,邊曉斌是孝順的兒子、溫柔的丈夫、慈愛的父親。他的家庭微信群名叫“仙女后援團”,妻子生日、女兒成長點滴,他從未缺席。
他給10歲女兒的信中寫道:“快樂源于幫助他人獲得的精神富足?!迸畠菏鐫嵗斡洿搜裕衲?月,她追隨父親足跡成為一名預備黨員。當AI技術復現(xiàn)他生前鼓勵全家的語音——“帶著微笑和希望面對生活”響起時,親人潸然淚下。
他一生清正廉潔,家中立下“三不收”鐵規(guī):不收錢物、不接受請托、不過問案情。老鄉(xiāng)托母親說情,他婉拒;夜送錢款者,被他嚴詞勸回。母親葛亞玲深知兒子原則:“你們早請律師,我兒子要回避?!?/p>
邊曉斌殉職后,最高人民法院、人社部和江蘇省委追授他“全國模范法官”“江蘇省優(yōu)秀共產黨員”稱號。儀征市寶能小學如期開學,孩子們的笑聲回蕩在新校園;新源縣法官會議室內,年輕干警們仍在激烈討論案件——他傾注心血的制度持續(xù)運轉,他為民司法的信念薪火相傳。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季宇軒
校對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