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因向往而來到中國,因夢想而選擇留下。當外國人“遇見中國”,究竟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總臺環(huán)球資訊廣播特別策劃“遇見中國”,聆聽外國友人與中國的“對話”。
“真俊的閨女!”——一句地道的天津話,鎖定了巴麗娜的根。
2025年上海合作組織峰會將于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舉行,這座底蘊厚重的城市即將見證上合組織國家不同文明的交融與共鳴。在天津生活多年的俄羅斯姑娘巴麗娜也十分期待即將在家門前舉辦的國際盛會,她想向更多人介紹這座充滿善意,開放包容的城市,以及她與天津、與中國的故事。
天津,陌生人也能聊成親戚
“我特別喜歡去天津人民公園散步。我經常看到很多爺爺奶奶坐在那兒聊天、打牌、晨練。即使不認識對面走來的陌生人,他們也會非常熱情地跟你打招呼,‘早,干嘛去?上學去?’這種噓寒問暖會讓人覺得很貼心,會讓我覺得這座城市是非常溫暖的?!?/p>
這位說著一口流利中文的女孩兒叫巴麗娜,來自俄羅斯圣彼得堡,如今已經在天津生活了25年。說她是個地道的“天津閨女”,一點兒不過分。
“ 我喜歡吃煎餅馃子,我爸媽都很喜歡吃馃子,馃子、豆?jié){,還有豆腐腦是我們家經常吃的早點。小的時候有一些叔叔伯伯姐姐都會跟我說,‘這小姑娘真哏兒,真好玩兒’,要么就是‘這小姑娘真俊,真好看’。天津的話‘俊’就是‘漂亮、好看’的意思。”
小時候,由于父母工作變動,巴麗娜跟隨父母從圣彼得堡來到天津開始了她的中國情緣。天津的歷史人文氣息、開放包容的氣質,讓巴麗娜和她的家人找到了安全感和歸屬感。巴麗娜說:“我爸爸特別喜歡中國文化。比如‘泥人張’或者是其他類型的瓷器、刺繡的中國風的畫,他每年都會去買一些?!?/p>
巴麗娜的歸屬感,來自在天津生活的點點滴滴,而這座城市、這個國家的變化,也藏在她生活的細密注腳里。
綠皮→復興號:半小時到北京的魔法
“我記得小時候去北京對我來說是有點兒痛苦,因為要坐綠皮火車,也就是慢車。自從高鐵出現(xiàn)了之后,我感覺從天津到北京的速度,可能比在北京市區(qū)坐地鐵的速度還要快。可能十二點多去,下午五六點我就能回來了?!?/p>
巴麗娜還記得,前些年她還習慣于揣著現(xiàn)金和錢包出門,但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手機不知不覺成了她唯一的支付工具。“我現(xiàn)在連錢包都不記得放哪兒了,現(xiàn)金我都很久沒用過了?!彼嬖V記者,以前出門,爸爸囑咐說必須要帶的是證件、手機,還有錢包。“現(xiàn)在我只要手機就行,手機要是丟了那就完蛋了?!?/p>
從GDP到AI,俄羅斯鏡頭里的中國新敘事
巴麗娜告訴記者,有越來越多的俄羅斯媒體在關注中國的發(fā)展變化,報道范圍也原來越廣?!耙酝砹_斯媒體報道側重主要在經濟方面,包括中國的GDP增長,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等。最近這幾年比較多的是科技方面,比如AI、航空航天、高鐵,還有國際合作,比如能源合作、上合組織框架下的合作項目等。”
上合:天津準備好了!
作為在天津長大的俄羅斯女孩,巴麗娜深知搭建交流平臺對于增進人民之間的理解和友誼的重要性。她告訴記者,這些天,在天津的大街小巷,天橋橫幅、沿街彩色道旗上,“2025上海合作組織峰會”“相約上合”等標識格外醒目;“友誼之花”的雕塑“綻放”在城市中心的公園里,天津已經準備好迎接八方賓朋。
“為了迎接峰會的到來,天津其實在很多方面都做了提升,比如說城市的環(huán)境、城市的面貌、河邊的燈光秀,路面的升級,都給天津帶來了煥然一新的感覺,給天津市民也提供了更好的生活和公共服務環(huán)境,我覺得還是挺榮幸的?!?/p>
巴麗娜說,她期盼更多人跨越地理距離,親身踏上這片土地,來天津感受天津人的熱情,感知真實的中國脈動與溫度。
記者 | 魏宇晨
簽審 | 魏 郁
監(jiān)制 | 蔡耀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