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評論員/李紅軍
全國秋季開學之際,不少學校組織學生參觀紅色博物館、紀念館,成為新學期思政教育的一抹亮色。
一所博物館就是一所大學校。尤其是紅色博物館,是緬懷先烈的重要場所,每一件紅色文物都是歷史的見證者,它們承載著先烈們的熱血與犧牲,蘊含著濃濃的家國情懷。
不忘來時初心,銘記烽火歲月。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在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一段段罄竹難書的滔天罪行,一件件見證抗戰(zhàn)精神的物件,擲地有聲地訴說著那段烽火歲月,同學們仿佛能看到先烈們?yōu)榱藝液兔褡?,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的英勇身影。這種直觀的感受,比書本上的文字更加震撼人心,讓學生們深刻認識到今天的和平與繁榮來之不易。通過參觀紅色博物館,學生們可以在緬懷先烈的過程中,汲取奮發(fā)前進的力量。
賡續(xù)抗戰(zhàn)精神,傳承英雄主義,塑造精神家園。紅色博物館是賡續(xù)抗戰(zhàn)精神、牢固樹立家國情懷的重要課堂。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箲?zhàn)精神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它體現(xiàn)了中華兒女在國家危亡時刻的團結一心、英勇無畏和堅韌不拔。在平型關大捷紀念館,學生們可以了解到全民族抗戰(zhàn)爆發(fā)后中國軍隊的第一次重大勝利,感受到那場勝利給全國軍民帶來的巨大鼓舞。在臺兒莊大戰(zhàn)紀念館,學生們能領略到中國軍人在戰(zhàn)場上的英勇頑強。這種精神的傳承,能夠讓學生們從小樹立家國情懷,將個人的命運與國家的命運緊密相連,明白自己作為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
紅色教育要形式多樣,不拘一格上好“思政課”。學校和博物館可以共同設計多樣化的教育活動,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們更加深入地理解愛國精神的具體表現(xiàn),從而激發(fā)他們將愛國之心轉化為報國行動的意愿。科技賦能,把紅色基因融入其中。要充分利用現(xiàn)代科技手段,提升學生的參觀體驗。如今,越來越多的博物館引入了VR、AR等技術,這種沉浸式的體驗,能夠讓學生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抗戰(zhàn)精神的力量,從而更加堅定樹立遠大志向。
用好紅色博物館,上好新時代“思政課”。博物館承載著歷史,傳承著文明。紅色博物館作為重要的思政教育資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僅是緬懷先烈的場所,更是傳承抗戰(zhàn)精神、樹立家國情懷、培養(yǎng)時代新人的重要課堂。我們要充分用好博物館這一寶貴資源,通過多樣化的教育方式,讓思政課更加生動具體、更加深入人心,培養(yǎng)出更多有理想、有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時代新人,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李紅軍)